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报告期内,原煤产量稳中有升,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稳定增长,生产原煤23亿吨,同比增长4.4%。综合判断,预计2023年下半年随着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范围扩大,中长期合同履约监管继续加强,煤炭价格趋于稳定,全国煤炭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采煤工作面加快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2023年5月,山西省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方案要求2023年,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河南、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发布2023年工作要点,确保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完美收官。其中,内蒙古要求2023年12月底前,所有具备条件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
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任京东局长在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已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043个、掘进工作面1,277个,其中全国首批示范煤矿累计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363个、掘进工作面239个,单面平均产能达到500万吨/年,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近2,000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主营产品国内市场总额为29.67亿元(不含税),较去年同期29.60亿元增长0.22%。其中SAC市场总额14.86亿元(不含税),SAM市场总额5.31亿元(不含税),SAP市场总额(400L以上)9.5亿元(不含税)。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的市场预测,国内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公司专业从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以优质产品及精准服务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水平及生产效率,把煤矿工人从危险恶劣的采煤工作面解放出来,让采煤成为安全轻松的工作,为煤炭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公司专注于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定位为专业从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包括泵站)、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液压阀及控制系统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以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三大系统为基础,以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和运维服务为支撑,为煤矿用户提供机、电、液、软深度融合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装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系统,是采煤系统智能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采煤系统智能化建设主要包括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刮板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胶带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供电智能控制系统及全工作面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公司提供的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工作面所有子系统的控制,实现对工作面总体的协调、高效控制;提供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对液压支架的控制,保证工作面液压支架对顶板的有效支撑,确保工作面人员与设备安全;提供的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实现对泵站及水处理等供液系统的控制,其中泵站与水处理系统为工作面提供清洁、安全、高效的乳化液,使工作面高效、连续生产得到可靠保障。具体如下:
公司聚焦智能开采控制技术,研发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工作面设计参数、产能指标等要求,依托无人化开采工艺、智能感知导航定位及工作面装备协同连续开采控制等专利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单机设备自动化基础上,通过工业以太网、现场总线,将人的视觉、听觉延伸到工作面,形成集感知、决策、执行、控制为一体的集中控制系统。该系统可适应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
SAM型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以工业环形以太网连接地面调度监控中心和井下顺槽监控中心,集成采煤机智能控制子系统、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子系统、工作面视频监控子系统及智能集成供液子系统等工作面设备子系统,形成的成套装备智能控制核心系统,是操作人员的人机接口与监控平台,其通过建立统一的接口和通信协议,实现与各个系统的数据通信,满足生产工艺监控要求。该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智能化应用需求,满足不同类型自动化设备和协同联动智能化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使采煤技术实现了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的变革,是无人化智能开采的基础系统。该系统控制液压支架形成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操作空间,控制液压支架协同采煤机、刮板运输机移动,实现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
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应用需求,满足不同支架类型和支架控制动作功能的要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先后突破了绿色液压精确快速控制、低功耗电液转换、高可靠性网络及现场总线实时通信控制及高防护本质安全矿用电气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一体式控制器、26功能控制器和网络型控制器为核心的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电控产品,200L/min、400L/min、500L/min及1,000L/min四个系列电液控换向阀,125L/min∽1,600L/min液控单向阀等液压支架电液控系统液压产品,可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放顶煤等各种采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控制需要。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是一套高压清洁动力介质供给与保障系统,是为煤矿智能开采工作面液压支架提供工作介质的电液动力装备,是工作面液压系统的“心脏”,是实现无人化智能开采必不可少的基础系统。
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能够满足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及放顶煤等不同类型工作面的应用需求,满足工作面各类液压支架动作用液需求,具有针对性的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以高压高效乳化液泵为核心,集成电磁卸载压力控制系统、智能决策控制系统、乳化液自动配比系统、矿井水处理及多级过滤系统,为采煤工作面提供成套供液系统解决方案。成套装备位于采煤工作面设备连巷或固定硐室。
SAP型智能集成供液系统主要功能是为采煤工作面液压系统提供安全、稳定、清洁和高效的动力源。该系统可根据客户需求,配套400L/min、630L/min、800L/min、1250L/min40MPa的系列化高压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并依据乳化液泵流量配套相应技术参数的辅助系统,其组件和功能可以增减、调整。
公司主动担当“引领煤矿智能化科技,促进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使命,致力于煤矿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持续深耕中高端市场,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方向,树立应用示范标杆,保持市场地位。盈利模式主要有:一是提供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系统成套解决方案;二是销售主要综采装备的控制系统及供液装备;三是备件销售;四是运维服务。
公司秉承“以科技为基础,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引领行业进步”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进行原创技术攻关,服务国家战略,及时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为客户使用价值。
公司按照“统一管理、分类施策”的采购工作模式,统筹兼顾规范化与灵活性,确保采购工作合规、专业、高效实施。依据公司《采购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非招标采购管理办法》以及授权管理相关制度,在统一采购体系下,按照专业化分工,采购部门负责生产物料、项目配套设备、研发物料等大宗物料采购,工艺部门负责生产设备类采购,各部门负责部门相关的零星采购。
公司坚持“用智能制造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智能产品”和“精益高效”的生产理念,采取“关键高精度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自主加工、智能化组装”的生产制造策略,积极响应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从智能产品、智能生产、信息化系统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产业模式变革四个维度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公司按照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自动化加工和成品装配多地协同、战略合作的原则组织生产运营。实施销售、供应、生产、交付多方协同,通过“推拉结合”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客户定制化产品依据订单拉动快速生产,标准零部件通过预投、滚动生产推动合理备货,根据市场需求预测与研判,动态设置适量库存,实现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生产运营管理,有效缩短项目及备件交付周期。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采取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方式,在重点煤矿分布区域设立销售服务机构,配备专用的库房及车辆,贴近用户开展销售服务工作,为煤矿用户提供领先技术、优质产品和及时、精准的服务。
直销模式分两种情形,一是公司与终端煤炭生产企业用户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二是公司与液压支架等主机生产企业签署合同并提供产品,由主机厂配套提供给煤炭生产企业。经销模式方面,通过与经销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技术方案支持,并与其签署合同提供产品,由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终端煤炭生产企业。
公司作为煤炭行业科技支撑单位中国煤科的下属企业,对行业痛点有深刻理解,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致力于煤矿自动化开采,保安全促高效”的定位,聚焦于煤矿采煤工作面自动化采煤控制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发,创造了多项行业第一。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报告期内新增参与起草国家标准1项,累计牵头或参与起草了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15项、团体标准11项。
报告期内,市场需求放缓、竞争加剧。在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国内市场,仍然呈现双寡头竞争态势,根据第三方机构调研,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SAC产品市场份额由2022年33.8%提升至38.3%,位居第一;SAM产品市场份额由2022年29.7%提升至33.8%,位居第一;在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市场,呈现多家企业充分竞争局面,公司SAP产品市场份额由2022年12.7%提升至13.7%,位居第二。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智能采煤工作面19处,其中11处应用公司解决方案和产品,占比57.9%。公司继续发挥技术和产品优势,引领无人化智能开采持续发展。
煤矿智能化是国家近年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是煤矿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作为重点研发任务,明确提出2030年重点煤矿区基本实现工作面无人化开采。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对煤矿智能化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加速推动了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采煤工作面加快实现采-支-运智能协同运行、地面远程控制及井下无人/少人操作。2023年5月,山西省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要求2023年,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河南、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发布2023年工作要点,确保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完美收官。其中,内蒙古要求2023年12月底前,所有具备条件正常生产煤矿全部实现智能化。行业相关政策将会影响煤炭企业对煤矿智能化的持续投入,公司作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的引领者,经营业绩将受到积极影响。
鉴于煤炭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差异性、开采工艺复杂性、开采过程伴生的各种地质灾害、开采装备及其控制系统自身尚存在的感知和执行精度及实时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解决,在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与采矿技术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和装备也将发生深刻的变革。公司已在该领域深耕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通过实时把握技术发展方向、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保持技术、产品领先性。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LongWallMind6.0规划截割软件应用效果良好,在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为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及业绩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处于煤炭行业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领域,虽不与煤炭价格行情的常规波动直接关联,但受我国煤炭行业相关产业政策及存量煤矿改造建设影响较大,因而煤炭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会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著,落后产能逐步淘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煤炭行业效益显著提升。2023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延续恢复态势,国内煤炭需求环比增长,煤炭企业扎实推进煤炭保供工作,煤炭产能持续释放,煤炭产量同比稳定增长,煤炭市场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仍处在盈利区间且季节性煤炭需求较为旺盛,我国煤炭需求保持增长。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稳定增长,生产原煤23亿吨,同比增长4.4%。下半年在季节因素支撑下,煤炭需求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煤炭保供工作将有序推进。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较去年同期增长8.22%。煤炭行业的发展趋势,将对煤矿基础建设投资、煤机制造业投资产生积极影响。
公司依托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高水基液压技术两大核心技术引擎,专注于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构建了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工业互联网架构本质安全型工控平台、高压大流量液压控制技术平台和数字比例控制技术平台四大技术平台,研发了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等为主的14类49项核心技术。
公司具备以无人化开采工艺技术、采煤工作面智能感知导航定位技术、工作面三维模型数字重建技术和工作面装备协同连续开采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其适用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大采高和放顶煤工作面场景,攻克了采煤工作面直线度控制、三机协同联动、无人巡检等一系列难题,创新开发了绝对坐标系统下工作面动态三维数字化地质模型功能,构建了“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技术体系。无人化智能开采感知控制技术平台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无人化智能开采提供了关键技术驱动。
公司依靠自主创新,在综采智能化开采领域中积累了近20年的产品设计技术经验,突破了本质安全型嵌入式电液控制平台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本质安全产品设计技术、高可靠性网络及现场总线实时通信技术、集群无主式实时控制与系统设计技术、矿用可编程控制技术等。将防爆技术和本质安全电路设计技术作为基础研发理论支撑,硬件层结合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通信链路技术,低功耗、实时性嵌入式控制技术,软件层利用集群无主式实时控制技术,矿用可编程控制技术等,研发了适用于薄煤层、中厚煤层、大及特大采高工作面的综采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与系统,设计了适用于破碎顶板、高瓦斯、放顶煤等一系列复杂工作面的自动化开采解决方案,满足了我国绝大多数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应用需求,极大地提高了采煤效率,促进煤矿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发展的进程。
公司经多年攻关于2008年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于高水基介质的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于2017年研制了首套630L/min、40MPa、具有电控、液控双卸荷功能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实现了液压动力源-液压控制口径全覆盖,完成对进口系统及装备的成功替代,打破了国外垄断。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的应用和关键装备的落地,又于2018年8月完成了世界首套纯水介质液压系统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锦界煤矿31408综采工作面的探索性应用,标志着水液压传动技术又上升了一个新台阶,且相关技术可拓展至水液压其他应用领域,也为水液压传动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在电液(电磁)控制技术方面应用数值模拟手段,依托各类专有试验测试平台开展持续研究,攻克非线性磁路设计优化技术、高精度密封副工艺技术、电磁元件驱动控制技术、低功耗快响应电-机械转换技术,开发完成一系列开关/比例型电磁阀、先导级开关/比例压力控制元件、功率级电液控制阀等产品,有力促进了电液控制技术在所属行业内的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取得专利11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外观设计专利57项),新增已登记的软件著作权39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497项专利(含226项发明专利和7项境外专利)及13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以技术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显,公司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并于6月5日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迈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4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13%,主要经营指标较历史同期再创新高,无人化智能开采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三大系统产品持续创新并成功实现成果转化应用,相关多元化产品和新产业(300832)拓展取得新进展。
公司持续加强品牌建设,成功承办“2022年煤矿智能化重大进展发布会”,发布“工业以太网智能开采控制系统与关键产品智能制造体系”等重大进展成果,向社会各界全方位展示了良好企业形象。2023年4月,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陕西黄陵召开,公司“揭榜挂帅”攻坚团队成功展示了“地面远程操控,工作面无人作业”的无人化智能采煤工业化场景应用成果,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引领无人化智能采煤技术新进步;协办首届中国煤科品牌发布会,荣获“优质品牌企业”称号,入选2022年度“北京市诚信品牌企业”;组织参加西安、太原、鄂尔多斯、榆林、贵州等重点产煤地区行业展会和澳大利亚第26届世界采矿大会。公司技术领先、产品优质、用户信赖的品牌形象持续巩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
公司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212,860.11万元,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智能化无人采煤控制系统研发、高压高效柱塞泵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智能化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优化和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引入国家能源集团、山能集团、陕煤集团、延长石油等行业重量级战略投资者,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在联合科技创新攻关、研发能力建设、产业整合、资本投入等方面广泛合作,为公司战略落地与规划实施注入强劲动力。公司将以登陆科创板为契机,充分借助资本市场平台,不断提升价值创造与核心竞争能力,为行业、客户及关心、支持公司发展的广大投资者创造更多价值。
公司统筹优化科技创新资源,持续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发布《天玛智控“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组建公司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规划、决策、审议、咨询的协调统筹机制不断完善。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并获得丰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增长12.36%,新获授权专利114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无人化采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取得重大突破,首创“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面内无人作业”的无人化采煤新模式,在国能集团榆家梁煤矿、陕煤集团黄陵一矿示范应用,示范工程实现生产期间工作面内无人连续作业近5个月,采煤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0%以上,为煤矿综采无人化采煤提供了首套工业化常态化应用解决方案;新一代千兆网络型控制系统成功应用,将综采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技术水平和性能提到新高度;自主研制用于世界首个10m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高端大流量乳化液泵站暨成套智能集成供液系统在陕煤集团曹家滩煤矿成功联合试运转;创新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兆瓦级瓦斯增透抽采压裂泵系统在贵州成功应用,相关多元化产品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拓展取得新突破;合作申报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持续引领行业无人化智能开采控制技术发展方向;参与共建的煤炭智能开采与岩层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矿系统融合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获批,着手开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关试验系统建设;公司实验室取得CNAS认证。科技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研平台能力的不断提升为公司科研、产品开发及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持续保障。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开展工作,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优化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实施客户分级管理,建立从商机到回款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市场与服务的系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常态化客户走访交流机制,结合主题教育调研活动,深入用户现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难点、痛点,解决现场问题;常态化邀请客户参观考察公司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情况,共同参观学习示范工作面建设情况,增强客户共建智能化煤矿的信心;优化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三级标准化用户解决方案,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完善备件销售管理体系,与重点客户签署备件长协与框架协议,稳定和提升备件销售市场;开展运维合作,与客户共建维修能力,提升客户设备利用效率,维修业务持续增长;策划建立“面向用户、贴近用户”的物流解决方案,让仓储物流服务前置化、高效化,快速响应用户备件服务需求;深化大型央企、重点客户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着力开拓优质民营客户市场,报告期内陕西、内蒙、山西、新疆、贵州等地区民营客户市场取得新的业绩突破;推动落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多项海外客户对接交流,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创造积极有利条件。
公司着力推动全方位运营管理创新和能力提升,开展提质增效、降本创效工作,提升客户满意度。引入先进的生产计划与排程管理系统,更加准确地预测需求、调配资源,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管控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准时交付率;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借助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采用供应商绩效评估、供应商监造机制等关键措施,与供应商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质量管控前置、过程协同作业,采购到货及时率与合格率显著提升;开展客户现场技能培训及能力共建工作,推广应用数字化培训平台,有效提高客户现场培训效果;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应急救援培训、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等活动,持续夯实全面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共同营造、齐抓共管的安全文化,保障公司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公司被认定为北京市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
公司不断深化改革,持续激发组织活力动力,提高“面向市场、服务客户”的整体组织效能。公司积极推进荣誉体系建设,完善多元化激励体系;建立健全绩效管理系统,进一步细化员工绩效考核与管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实施以引进领军人才为重点的“头雁”工程;以打造学习型组织为总体目标,重点推进中高层能力提升的“雄鹰计划”、“三支队伍”人才培养的“鲲鹏”工程,以及应届生人才培养为主的“雏鹰”工程,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员工整体素质能力;聚焦IPD与LTC流程开展流程重塑工作,重点推进系统与业务流程的匹配及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按照矩阵式管理模式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梳理部门职责、构建业务流程,组织运转的整体效能不断改善;为进一步靠近市场、贴近客户,实现敏捷、精准服务,以山西市场为试点,设立山西分公司,加强区域用户服务能力,助力业务深挖细作、市场有效拓展;拟定集团化发展改革方案及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实施方案,系统性推进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增强组织活力,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公司遵照上市公司监管规则及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规定,持续完善审计、法律、合规、内控、风险管理协同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大风控”管理体系;依据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制修订公司合规管理制度,紧盯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对经营、资金、投资等重点领域环节的内控合规情况开展自查排查和常态化监督检查,力求本质合规;严格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事项的合法合规性审核,规范合同授权签署和用印管理,防范合同履行法律风险;开展年度重大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防控策略和应对措施,增强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的精准性、有效性,妥善化解存量风险,严控新增风险,确保公司经营发展行稳致远。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推动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业务发展。启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贯标项目,形成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的运行机制,助力公司不断获取与战略相匹配的可持续竞争优势;建立物料主数据标准,深化主数据管理系统、商业智能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整合公司数据资产、发挥数据资产价值能效;完善智能工厂信息化建设,推进生产执行系统、仓储管理系统、高级排程系统的深化应用,升级物流系统建设,进一步打通供应链整体业务流程;
推进远程运维服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数字场景建设,拓展业务转型升级新方向;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完善整体建设规划,上线智能会议管理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升级安防平台存储系统,启动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建设,园区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公司坚持智能制造引领产业升级,推进以北京为调度和孵化中心、京外生产及维修基地协同的生产模式,结合市场需求不断优化提升智能化生产能力。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数据采集、任务自动下达,生产物料VGA智能配送,创新基地智能工厂建设不断深化,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显著提升;推进建设以APS高级计划与排程系统为生产计划调度中枢,以ERP、MES、WMS、SRM等多个信息化系统为支点,多工厂协同生产的生产管理信息化体系;充分发挥调度和孵化中心综合协调、研产联动功能,实现多地灵活敏捷生产和高效指挥调度,有效改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交付能力,市场响应速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数字液压阀系统产业方面,发挥公司电液控制与液压技术的综合优势,以油基液压核心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为基础,以煤机装备智能系统升级改造需求为契机,集中技术、销售优势资源在煤矿智能化相关主机装备领域进行突破,推进数字液压核心控制技术与产品的产业化及迭代升级。优化油压产品数字控制技术迭代算法,突破位移传感、电磁技术瓶颈,形成天玛智控第一代DPM总线产品;立足远程/无人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与推广,积极开展项目洽谈对接,达成部分项目技术合作意向。
智能制造产业方面,自主研制的车削中心自动下料分拣生产线、先导阀放大杠杆智能装配专机相继投产,电磁铁装配生产线进入批量试产阶段,智能相机产品实现进口替换应用;“工业机器人智能加工系统自动上下料”销售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应用;在非标自动化装配、加工生产线、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等方面达成项目订单1,700余万元。
公司多年深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技术水平、市场销售及产品应用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对支持煤矿智能化发展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外厂商纷纷进入市场,市场竞争态势加剧。如果公司不能保持自身核心竞争力,则无法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存在市场占有率下降和主要经营指标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二十余年来已形成较为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随着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加快与采矿技术融合发展,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领域将发生深刻变革,公司的技术及产品也将面临更新迭代。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把握技术发展方向、准确判断市场需求、聚集和稳定专业技术人才、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及改进创新方法,则无法实现持续的创新突破并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存在失去技术引领地位、产品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公司拥有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创新意识强、充满活力的科研队伍,涵盖机、电、液、软四大专业,具备与煤矿智能化开采的研究开发、装备制造以及项目实施相关的丰富经验。随着科研人才竞争不断加剧,如果公司不能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持续完善薪酬政策、激励措施、发展通道等机制,积极打造宽松的科研文化和良好的研发条件,则无法吸引和稳定优秀科研人才,存在科研骨干人才流失、核心竞争力被削弱的风险。
公司始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理念,坚持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根本遵循,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广泛认可。随着销售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需要相应提升客户管理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以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完善客户管理体系,实行更加精细化的客户信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售后服务管理,则可能导致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存在客户流失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聚焦应用于采煤工作面,对于技术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可靠性有较高要求。公司依托高精度、自动化检测,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有效保障产品出厂质量,并通过开展外协供应商技术帮扶、现场监理监造,确保供应链产品质量稳定。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产品推出速度不断加快,如果公司不能持续有效贯彻执行相关质量控制措施,导致品控环节出现问题,则存在产品品质下降、客户流失的风险。
为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公司通过全面构建战略管理体系,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有序推进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按计划实施,进一步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充分利用机、电、液、软一体化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拓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推动公司做强、做优、做大。鉴于新产业拓展、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经营模式的复杂性,以及产业政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的产业发展与改革存在结果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大型煤炭企业,客户总体信用情况良好。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为137,926.6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28.61%,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质量较好。随着公司销售业务的不断增长,应收账款余额有可能进一步增加。如果客户出现重大经营困难或资金流动性不足,无法按期支付账款,或者公司未能有效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催收账款,则存在公司无法及时收回账款而导致坏账的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净额为212,860.11万元,募集资金到位后,股本和净资产规模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虽然公司积极采取强化募集资金管理的相关措施,持续推动募投项目按计划实施,以期实现主营业务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持续提升,但鉴于募投项目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难以在短期内完成预期经济效益的转化与实现。如果公司主营业务不能实现大幅度增长,净利润的增长速度低于净资产的增长速度,则存在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下降的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鄂尔多斯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动力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天玛智控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PG电子官方网站,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