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央广网佛山3月25日消息(记者 王雪薇、黄璐璐)冰箱诞生100多年来,保鲜一直都是最核心的技术,尤其是疫情之后,更安全、更健康、更营养已成为共识。
近二十年间,保鲜技术从温湿精控发展到光照保鲜、气体保鲜,各种酷炫的智能保鲜“黑科技”层出不穷。目前我国的保鲜技术发展到了哪一步?还有哪些前沿技术未来可能得到产业化?
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进位于美的全球创新中心的冰箱智能保鲜实验室,这也是该实验室投用1年多来首度向媒体开放。
一个超30人的团队,博士、硕士占到九成;不足1000方的空间,却对标国际标准来配置硬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实验室只是美的创新体系的“冰山一角”,背后的底层逻辑更值得关注。
黄褐色的超短发、快到飞起的语速,如果她不开口,很难猜到这位一身运动装的85后姑娘,就是美的集团冰箱事业部保鲜技术负责人王喆。
2014年博士毕业,获评广东省青年领军人才,2019年加入美的冰箱事业部先行研究中心,负责营养保鲜相关工作。
在硬件方面,该实验室建筑面积860㎡,拥有理化分析室、食品安全室、营养分析室、智能保鲜室、感官评定室、微生物室(万级洁净度)和精密仪器室。
王喆介绍,精密仪器室可以说是整个实验室最核心的部分,包括液相色谱仪、包埋机、质构仪、脱水机等设备。“我们总说技术领先,其中很核心的一点就在于仪器的配置,能不能更深入地从微观层面揭示食材的一些变化规律。”
从实验室团队构成看,虽然只有30余人,但90%都是博士和硕士,此外还有两位博士预计将于今年7月入职。
这些研究人员的专业涉及食品保鲜、生物科学、物理学、统计学,甚至心理学等等。“整个团队的专业背景还是比较多元的,因为保鲜本来就是一个很系统、很多元的领域。”
至于管理方面,2020年底,该实验室正式获得了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
王喆认为,获得CNAS认可将进一步优化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包括一些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其实都是更加规范,有助于技术研究过程当中的这种管控”。
在2000年之前,国内冰箱的保鲜技术还基本停留在温度和湿度的赛道上;2000年后,光照保鲜、气体保鲜等技术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
近十年尤其是近五年,各类智能保鲜技术驶入“快车道”。以美的冰箱为例PG电子官方网站,高湿冻鲜技术、PST+超磁电离净味技术、“微晶一周鲜”技术不断迭代。
王喆透露,当前的一个研究方向是如何自动识别出冰箱的异味,“冰箱放的东西不一样,需要净味的频次、净味的效果也不一样。接下来,会根据每一台冰箱的异味,精准去除异味。”
疫情发生后,公众对低温食材安全性的关注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毕竟病毒在低温情况下会更稳定。
“冰箱里的微生物到底有多少种?可能很多人都答不出来吧。我们跟华南理工大学做了长达一年的研究,已经系统归纳出来了,细菌微生物一共是158种”。
王喆透露,针对这158种细菌微生物,已经研究了一系列杀菌技术,涵盖冷冻杀菌、全空间杀菌等。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以来美的集团与华为动作频频,由于冰箱是美的旗下首个搭载鸿蒙系统的产品,自然关注度更高。
美的集团IoT事业部生态拓展工程师李祥飞介绍,目前共有10余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冰箱在研发,4月将大批量上市。
“与鸿蒙系统的结合,未来在先行研究方面大有可为,可以让底层的技术更显性化,在终端得到更好的应用。”王喆指出。
根据美的集团2020年半年报,其冰箱在国内线%,线上占比略高,但也没有超过20%(为17.5%),与很多动辄占比达到40%甚至50%的品类比较,相去甚远。
那一年,美的大刀破斧进行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关厂房、退土地,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球创建研发中心。
一年后,在2013年11月,美的冰箱事业部就在安徽合肥成立了先行开发部,聚焦于食品与保鲜技术、材料技术、智能技术、制冷技术、包装技术等研究与成果转化。
当时智能冰箱市场占有率不足1%,而到了2020年,据全国家用电器工业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已跃升至30%左右,意味着对前沿技术的要求进入到全新的阶段。
“与安徽的实验室相比,我们现在其实是‘升级’”。王喆强调,之所以放在顺德的全球创新中心,就是希望静下心去做前沿性的研究。“不受开发以及一些市场因素的干扰,因为研究它是需要一个周期的,不能浮躁,也不能盲目”。
在2018年美的集团年报中,第一次出现了“三个一代”的表述,即“研究一代”、 “储备一代”和“开发一代”,围绕创新产品开发、先行平台研究、关键零部件研究、差异化卖点布局以及基本性能提升,开展创新研究布局。
“我们隶属于先行研究中心,更多承载的是‘研究一代’的工作,做前沿技术研究以及一些趋势的把握”。
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王喆透露,实验室目前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及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
据美的集团2020年半年报披露的数据,过去5年研发投入接近400亿元,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设有28个研究中心,逐步形成“4+2+N”全球化研发网络,研发人员现已超过10,000人,外籍资深专家超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