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盛波)11月20日上午10时,记者驱车赶往上海松江,这里是沪上众多高校的聚集地,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聚集了一大批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本次北交所万里行调研的目标企业博迅生物正位于此,也是新华网系列调研的第七站。
博迅生物2023年8月刚刚在北交所上市,作为一家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自1996年成立以来已历时27年,是生命科学实验室仪器领域的首批民营企业。
在博迅生物生产车间二楼,放置着一台台植物培养仪的成品,外观酷似双开门冰箱。公司销售总监刘凇廷站在一台“万博”系列的植物培养仪面前,指着仪器面板上的控制开关,向北交所万里行调研团做介绍:“科学实验中做植物培养,要模拟被培养植物适宜的气候环境,即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植物才能育苗出芽。这个产品线未来几年的发展会比较好。“
在上午的调研座谈会上,博迅生物董事长吕明杰介绍,公司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温度、湿度、光照环境控制和生物灭菌解决方案。目前,博迅生物的产品可分为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净化安全系列产品三条业务主线,并已形成以灭菌系列、培养系列、植物培养系列、样品干燥系列、环境试验系列、净化安全系列为主体的6大产品系列,产品广泛运用于医药、食品、检验检测、检验检疫、农林牧渔、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其中,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高压灭菌系列产品收入合计占比约90%,是博迅生物的核心业务。
自2016年起,博迅生物逐步构建并完善了“元博”— 经济款、“佰博”— 实用款、“仟博”— 性能款、“万博”— 旗舰款4个产品代系。吕明杰告诉记者,“不同代系的产品生产管理、工艺控制PG电子官方网站、品种要求会有一些差异,元博是最早出来的基础款,佰博则是目前市场上销售基数最大、性价比最高的一款产品。”
自“仟博”产品起,公司通过自建一站式运维服务云平台,能够对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远程监控,对仪器设备进行远程维护;建立起符合GMP和FDA 21 CFR Part11中数据管理要求的智能化在线监控平台,能够集中管理全品类产品的运行数据、操作日志、样本信息、报警信息等,提高了数据管理的安全性、设备管理的便捷性。
目前博迅生物推出部分高端温湿度控制系列产品,在温湿度控制范围、控制精度(均匀度、波动度)等核心性能指标上在国内厂商中居于先进水平,部分产品的温湿度控制范围已达到国外竞品水平。
实验室设备及生命科学仪器具有因技术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动而不断升级换代的特点,因而对企业在技术水平和技术研发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要求较高。作为生命科学仪器制造领先企业,博迅生物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持续进行产品研发与技术精进创新。
公司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2%、4.85%和5.39%,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有利于增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2021年至今,公司参与制定的4项国家标准、3项团体标准先后颁布实施。2022年8月,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指导办公室、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批准公司设立专家工作站;公司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等开展校企合作,共同针对新材料应用下的新型控湿方式展开研究,保障技术创新的前瞻性。
“27年的耕耘和积累,我们一些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已经处于在国内先进水平、与国外优质企业持平的状态,涵盖了变频制冷的双向节能技术、数据完整性通讯协议、设备集中管控、人机交互安全防护等方面,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明显的优势和技术积累,并且将之转化成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吕明杰认为长期研发投入为博迅生物带来较强的核心技术壁垒。
积累的技术优势也为博迅生物带来了强大的客户沉淀,不少是耳熟能详的企业、院校、政府和科研机构:恒瑞医药、药明康德、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医药企业,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科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贵州茅台、蒙牛、伊利、可口可乐、青岛啤酒等食品企业,中国疾控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海关、上海海关等政府机关,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SGS)、华测检测等第三方检测机构。
负责销售的刘凇廷为公司做了一个不完全的统计数据:“以最近5-10年数据为准,博迅生物目前在市面上运行的科学仪器数量在10万台以上,每年出货3万台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有强大的客户沉淀,这是我们老牌厂家的先发优势。”
博迅生物主营业务为科学仪器类别中的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中国生命科学实验室设备市场2021年达84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17.4%,预计在2026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28亿美元和195亿美元,行业景气度较高。2021年公司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容量为56亿元人民币,市场容量较大,其中培养箱类产品国内市场达20亿元规模,有望随行业整体增长实现较好增速,且当前国内市场外资占据主导,大型医学科研仪器进口率达到78%,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从具体下游来看,2021年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584亿元,十年间年化增长14%,未来有望随药品行业标准不断提升、药品监管法规不断完善而维持增长;此外科研领域研究经费不断提升,2021年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3718亿元,高等学校经费2181亿元,2012-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超10%;食品、检验检测、农业等领域随着检测标准不断完善及下游增长,同样具备广阔空间。
博迅生物在内销市场上发挥先发市场沉淀优势,利用政策导向,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同时,也想进一步把企业做出全球化的格局。
吕明杰告诉记者,2022年-2023年,公司将俄罗斯作为重要的战略市场进行挖掘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此外,公司2023年搭建专门的出口销售团队,2023年下半年开始针对东南亚市场调研并布局,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看到业绩产出。
“在欧洲对俄罗斯断货的前提下,我们预判俄罗斯市场未来2~3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刘凇廷说。
从业绩来看,博迅生物业绩整体稳健,营收自2015年以来稳中有升,2021年达到1.59亿元,2022年略下降至1.43亿元。
对此,公司保荐人国金证券王培华认为,博迅生物三个产品品类的产品型号全面,其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只是在某个产品品类做的比较全面。“过去博迅生物的收入一直相对稳定,源于过去这三个品类的产品国内的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比较稳定,随着公司在北交所上市,募投项目实现中高端产品的优化,以及未来出口市场的拓展,即使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长也是可期的。”